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6的文章

出遊

我們每次來都寄放一點悲傷 如帶來的沉甸甸行李 踏上他鄉 我們每次無視火車催人鈴響 在踏上旅程時 腳印輕盈   直到歸途才留下 聽到鈴響 我們每次捐了點靈魂 締結  空氣、食物、景致 還有人 直到某日想起 原來  那裡已如故鄉

那些傷還在

那些傷還在 夜裡的安靜劃破傷痕 季節的溫差化膿破口 體面的武裝掩飾汨汨溢出微血管、毛細孔 紅色血滴 倉皇上車  遠行 街頭用力  步履 情歌流動, 梳理  花草菜苗茂密 埋入  週末無盡睡意 淹入新戲舊劇  淚、滴 瘋狂握筆到敲打鍵盤後看不出的字跡。 或是躲進溫柔鄉 收在浪漫裡 慾望為引如洪 高潮的空白畫面搶出一道道  一道道 炫光 刺痛裂開如熔岩熾熱的痛楚 仍在,聲稱會在時間裡埋藏實則 蟄伏… 療癒頂著病灶的頭骨  卻讓時間 偃旗息鼓  我們其實是擁有 雲淡風輕  而並不曾讓它 不著痕跡… 那些傷還在,是吧?

如秋日松鼠

必須一一收束,擔心自己無法記憶,腦袋可能不管用,或沒時間留心的事情。 如珍珠、鑽石、黃金至關緊要,或是頭皮屑、雪片、冰晶、露珠,總總藏入科技工具裡,一個聲稱解決辦法的雲端。 自此,我們仍沒給自己剩多少時間,而不斷習於那些儲存、收攝,似乎嚴冬之時最難將息。 終究,忘記無法儲存的是時間,那些潛入內心對話的機會逐漸被剝奪,然後告訴自己待會再看時,夜就來了,而世界仍然暈頭轉向。

到處缺著

你會嗎?在到某個當下,想起缺漏的那些遺憾,它是具體或是無以名狀。 一首情歌還沒結束時,想起那時候他或我未履行的承諾;一個成功熱情的創業故事,想起自己做一半放棄的夢想;一個議題又提起,計較起自己當初到底為了倡議某件事付出了什麼。 永遠有吃了一半的蘋果,該選擇丟棄或是吃完時,或根本沒做選擇。永遠有想吃的蘋果,但它永遠在攤架上,夢可能做一半還是美的,或其實不曾有試著去得到。永遠在某些當下,發現這個部分好像少了點什麼,缺那麼一塊拼圖。 想要那麼塊拼圖,這麼一顆蘋果,人生往前,年紀更長,偏偏總是發現自己……到處缺著。

原來我想念台北

原來我想念台北,但台北有什麼新鮮好玩,我並不是很在意。我想念的台北有著以「情感」為號召的友誼,有著一聊天就忘記時間的好友,有著一起吃飯聊時事、垃圾話的溫馨。 回到台南為了能轉變工作環境,但情感牽絆卻沒辦法轉身帶回來,它是屬於台北的時間,屬於台北的星辰,是幾十年下來凝集的晶鑽,是孤獨寂寞的解藥,是撫平眼淚的安慰。我想起 藍石頭 ! 街道上有我們嬉鬧的腳印,夜市裡有等待挑衣服的不耐煩,餐館裡有挑三揀四的嘴,熱炒店裡有搶食的默契,房間裡有慵懶貓咪般的或躺或倚,而且還有全幅的壁癌畫。 原來我想念台北,而想念堆疊成年紀,十年前上大學離開台南去台北,二十五年前孩提時哭著離開旗山到官田,如今這些熠熠作閃如汐,在某些時刻某個情境,開關被扳動,想念如湧潮襲來。

找尋陪伴的人生夢想家

圖片
第一次來到高雄夢想家咖啡,由於很舒適,所以適合稍微整理一下這幾天中秋連假的思緒。 原本是一天半的遊走,臨時變成兩三天的小旅行,有一點旅行對喜歡觀察的我是重要的,這種個性有時候家人也會蠻傷腦筋的(尷尬笑)。 在couple朋友家裡,觀察人家的生活日常,由於他們設了一個小民宿(airbnb),所以也可以看見這裡的旅客,這次有一對新竹的couple旅客。很開心能看到他們大大小小的親暱互動,跟著他們(電燈泡)去採買煮食,聊天、抓寶(咦),彷若在一個家,有一種「生活感」的樣子,這是同志生活日常啊! 我不禁思肘著我們未來應該要是什麼生活呢?需要多少的陪伴才會讓我們走過人生潮起潮落,不僅只是有無另一半這麼簡單,可能還有更多往來交契的朋友,有一個相依的支持系統。我們都渴望一個家,不只在原生家庭,還有情人的,更有友情的。那種緻密細微的情感,大體上也是大家普遍需要的,尤其未必生養後代為目的的族群,家的連結像是網絡,深度扶持支撐每個人不同時候狀態的需求。 我們在職場積極尋找突破,在忙碌空隙實踐人生想望,也需要人的締結、情感的潤澤,人生被說的像一場夢,但夢可以讓他美美的,一種試圖「創造未來」的期待。 然後,又常常在這種安靜時刻,思念起那位男孩。 (固然明天要上班,但心卻安定)

操縱彩虹的少年——光與潛能的故事

圖片
《操縱彩虹的少年》  東野圭吾 當初是被彩虹這兩個字給吸引的,以為是同志主題,不過封底介紹就很清楚知道不是。最後,我還是下手買了,看得挺過癮,很喜歡書寫的脈絡。 小說關鍵穿針引線部分,就是以「光」為主軸,一開始是講光作為音樂形式,小說中後期提到每個人身上散出的光,可以作為解讀人的狀態,光能夠成為溝通媒介,也試圖揉合宗教創始人如何用那種光來傳遞理念,看完還真的有某種程度被說服。因為那種描述感覺很真,很貼近現實地邏輯,可以想像。 角色鋪成的懸疑,也是這作品趣味的地方,某些時候你會覺得某些身份呼之欲出,但其實伏筆留在更後面(也可能我對某些跡象不夠敏感,所以沒有在前面解讀到),會讓你再度對橋段設計感到驚艷。 看東野圭吾作品算是很舒服,很容易進入情境的,難怪很多朋友喜歡。 書的設計有兩款,拆掉書衣裡面還有另一個懸疑但亮面的封面,但我還是比較喜歡書衣黑色封面的金線及銀色燙金,及彩虹字體,某種程度就描述了「光」這回事。

她在街頭上獨自怨懟

她是一個年長的婦人,或說是歐巴桑,注意到她很久了,那個叫賣的方式旁人很難不注意到,但大家都刻意忽略。 她在一堆已經有點陳舊的品項旁邊,感應到路人經過,播放著類似的怨懟:「肖年仔啊,小姐啊,嘎哇逗幫忙幾咧啊」「哇今仔攏嘸,嘎哇買幾咧」。 我總是感到鼻酸。 我會想著她在什麼樣的家庭?有什麼樣的困難?她的家人呢?深夜了她在流浪嗎?這麼常出現應該也有相關單位注意到吧?為什麼她的叫賣毫不客氣、滄桑且憤世嫉俗?這個怨懟非常直接的向著路人哀嚎著!路人聽了總渾身不舒服。 我什麼也沒做,靜靜聽著。因為,我想起家裡的祖母,她老化出了副作用,身體不爽快,心情不爽快,於是充滿怨懟,覺得世界不對勁,老天不庇佑了,儘管我們陪著她。 雖然兩個人狀態不同,但總覺得那些怨懟是相同的,是一股需要排解的情緒,而我自己究竟能有多少溫柔?

一個離開台北的抉擇

圖片
二鎮的夜裡,早早就靜得很,有蛙鳴有夜鷹,還有那個依舊發燙的靈魂。回到了台南,回到官田,在二鎮的家裡,一個離開台北的抉擇。 感受了照護長者的艱難,感受了長照在自己家裡的需求。進入了中小企業的運作分工,進入了產業轉型的挑戰。看見了家鄉的人文與自然生態,看見了衝突的真實。觀照了自己的時間,觀照了生活想要的樣貌。觀察了在地的議題,觀察了逐漸成長或缺乏的社區意識。一個離開台北的抉擇。 是以自己的理想跑出來了,自己的現實跑出來了,自己的侷限跑出來了,在很活躍的三十歲裡,無奈、無畏並蒂開花,而授粉的蕊間是否能傳達一些努力而凝成果實?一個離開台北的抉擇。 一個離開台北的抉擇,一個回到台南、府城、曾文、官田與二鎮的抉擇。